段瑞雷:音乐和教学,同一种情怀
发布时间:2016-08-12如果说音乐是一盘颜料,他的愿望就是用双手创作出一幅幅杰出的作品;如果说培养学生是一份责任,他的理想就是努力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他温和朴实,乐交健谈,喜欢摄影,更热爱生活,他就是我院音乐工程系的老师段瑞雷。
学习源于对兴趣的追求
刚上初中,段瑞雷就非常酷爱音乐,在镇上也算得上是非常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竹笛,偶尔也学习唱歌。高中时,段瑞雷喜欢上了一档科教类电视节目,其中一期关于电子音乐的节目深深吸引了他,让他对电子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他就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去报考电子音乐专业,可是父母不是很赞同,执着的他找来姑姑一起帮忙做父母的思想工作,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大学期间,由于身边学习资源有限,段瑞雷一直想寻找深造的机会。2000年,段瑞雷偶然在《音乐生活报》上发现了一条北京举办电子音乐暑期培训的信息,他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毅然前往。回想起那段日子,段瑞雷说,虽然当时经济不是很富裕,生活也比较艰苦,但一想到那是他喜爱的电子音乐,他便甘之如饴。回忆里,在北京求学的日子过得非常充实,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更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动力源于对音乐的热爱
段瑞雷认为,自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很多时候,百度、谷歌、图书馆就是非常好的老师。他在学生时代,算是身边朋友圈中掌握计算机技术、接触网络比较早的,当时,网络论坛在国内外很流行,他便在第一时间抓住了这个学习平台,与论坛上的朋友共同探讨电子音乐,因此受益匪浅。如今提到学术论坛,段瑞雷还是满怀感恩和期待,正是这个珍贵的学习交流平台让他结交到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兴趣相投的音乐人,当他遇到问题时,在论坛上总能得到很多热心的回应,这着实帮助他解决了很多学术上的困惑。
在追求音乐梦想的道路上,段瑞雷的目标始终非常明确,他说,当人有了目标,并常会自我激励时,学习就成为一种本能,无需别人督促。考研期间,他曾在一家娱乐场所做调音,一边复习一边赚取一些生活费。在那里,他习惯了每天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空闲时身边的朋友们时常会聚在一起打牌喝酒,但是他却很少参与,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凭借着这样的坚守和努力,经过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段瑞雷创作出了原创舞台剧《诗画山水》、音乐cd《清·净》、世博会杭州馆主题音乐《五水》等作品,获得了2010(上海)全国数字音频大赛二等奖、2011(北京)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音乐录音国际比赛二等奖、2013(厦门)海峡两岸现代科技音乐节应用类电子音乐展演一等奖、浙江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奖项。
投入源于对教学的热忱
浙江音乐学院成立后,段瑞雷来到了音乐工程系,继续投身于自己热爱的电子音乐教学工作,主要从事计算机音乐创作、数字音频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段瑞雷说,做为老师,他最享受的就是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每当学生们带着知识的渴求来请教时,他都会非常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看到学生领悟后豁然开朗的表情,他也会真心地感到开心和愉悦。任教以来,段瑞雷指导学生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数字音频大赛”、“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等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成绩斐然,他与学生的师生感情也日益深厚。
段瑞雷说,浙江音乐学院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平台,这里为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传承音乐、学习音乐的空间,如今他也是着其中的一份子,在深感骄傲的同时,更感到责任重大。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真正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专长激发学生在电子音乐上的兴趣和潜能,他更希望能够陪着自己学生,共同成长成才,并始终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和那份情怀,不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