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凯发网

李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发布时间:2019-05-17

她教书育人、弦歌不辍,只为静候青春绽放!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只为坚守声歌发展!她初心不改、 卅年逐梦,只为等待美的歌声!她就是声乐歌剧系教师李琳。

傍晚的彩霞染红窗棂,向晚的微风中夹着一丝丝青草香,从浙音声歌系琴房里传来阵阵美妙的歌声,时而袅袅余音,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行云流水,时而歌声绕梁......琴房明亮的灯光下,一个身材曼妙的身影正坐在钢琴旁,用一颗充满爱、充满力量的心,灌溉着每一位莘莘学子。

 - 艺术之路 - 

“我是在外公的琴声中长大的。”回忆起童年,李琳这样说道。也许是爷爷唱京剧的缘故,从小李琳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耳濡目染的李琳,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已经能完整演唱许多京剧作品,并且学的有模有样。或许是有了这一基础,1983年李琳成功考入四川音乐学院。

可是刚入校的李琳发现,她的专业远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比起班里其他条件好的孩子,李琳既没有漂亮的音色,也没有扎实的身体机能,但她从未放弃。她坚信通过努力,一定能弥补条件上的不足。“我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我认为我是最坚定的。” 1987年,李琳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毕业后班里同学大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改行从事别的工作,但李琳毅然选择了当一名声乐教师,而这一路走来就是30年。

 - 学无止境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以走,若想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1997年,李琳选择继续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进修,师从葛朝祉先生。葛朝祉对李琳的影响非常大,他形容李琳的音色像“丝绸”,也许不是那么艳丽,但散发着柔柔的光。这句话给了一直对音色不自信的李琳莫大的鼓励。也是在这样的鼓舞下,李琳成功举办了第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好评如潮,也让李琳在业内得到了一致认可,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场音乐会让她找到了歌唱的自信。

2009年,李琳遇见了她人生中另一位非常重要的导师,陈敏庄老师。对于李琳来说,陈敏庄像是母亲一般的存在。在陈老师身上,她不仅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歌者,还学会了如何当一名好老师。她深知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对待自己,李琳更是一刻也不敢松懈。直到如今,李琳依然往返于杭州和上海,坚持去上课,悉心观摩大师班、音乐会。

 - 亦师亦友

大多数学生对李琳的第一印象会用“严厉”来形容。课堂上的李琳认真、投入、严谨、一丝不苟,时常激情满满,时而又如沐春风。她对每位学生的声音问题总是潜心钻研,从思考到试验再到解决,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有高度的默契与配合才能研究出成果。有时为了让学生能达到正确的声音要求,课上她经常会带用一些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然而一天的课下来,精力与体力的消耗非常大,即使有再多的疲惫,但只要学生的声音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李琳便一直这么坚持着。

作为声歌系副主任,李琳同时承担着系部的管理工作,有时其他的工作安排与学生的课时相冲突,她总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从不落下学生的每一堂课,甚至经常为学生加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水积成川、乐于奉献的教学态度无时无刻都在感染着她的“孩子们”。

生活中的她,善良、可爱、温婉,有着少女般的单纯可爱,也有朋友间的贴心诉说,还有像妈妈一样的关爱和照顾。有学生曾这样形容过她:“她会因为学生达不到她的要求急的直跺脚,也会因为学生取得了新的进步而开心一整天,笑起来的样子就像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姑娘!”每逢周末,李琳还会组织学生们齐聚在她家中,师生们一起做饭、一起包饺子,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与其说师生间像朋友,其实倒更像一家人,温暖、踏实又自在!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我从未动摇过对音乐以及教学的热爱。”李琳这样说道。正是因为这份热爱,支撑了她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如今,她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各有所成,她对歌唱的执着和坚守也在爱中得到传承,就像天空因为有白云而浪漫温存,高山因为有碧水而更加巍峨,青春因为有老师而华美绚烂!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