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投身戏剧艺术38载,视戏剧如生命,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他,屡获戏剧殊荣,深得海内外昆剧观众喜爱。他,就是我院戏剧系教师、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生李公律。
一、默默坚守,骨子里渗透着对戏剧的热爱
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代表剧种之一,它以其极强的文学性和悠久的历史积淀被称为"百戏之祖"。2001年,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一批。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戏剧的保护,这让李公律这位多年来从事传统戏剧事业的艺术工作者倍感欣喜。
李公律与昆剧结缘时只有14岁,当时的他对于戏剧还没有很多的了解,只是觉得戏剧表演十分有趣。回忆起当时浙江昆剧团的招生情况,用"百里挑一"这个词形容再合适不过,从杭州1600多考生中招收12人。与昆剧的缘分以及自身的天赋,使李公律与"六小龄童"等一批戏剧少年们一起顺利考入浙江昆剧团学员班(秀字辈),师从昆剧表演艺术大师周传瑛先生。
倒一杯红酒,小酌过后尚有余味。沏一碗绿茶,微抿过后留有余香。学习戏剧对于李公律来说亦是如此,越到后头,领悟得越深。每一次细细品味过后都能让他从中感受到戏剧文化的魅力,也正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让李公律将这份事业坚持到了现在,甚至已经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当年李公律学习的班级里,共有八个是学小生的,但九十年代初期,正逢戏曲发展的低潮,戏曲发展的不景气使得同学们纷纷选择转向影视业,小生组最终只剩李公律一人留在了戏剧舞台上。李公律坦言,尽管有同学在影视圈内风生水起,但他从未后悔过,也许也曾因为各种外部原因动摇过,但是对于昆曲艺术的热爱和那份割不断的缘分,让他始终选择默默留守。
在昆剧《西园记》中饰演张继华
二、一路坎坷,心中更懂得戏剧的真谛
跟随师父周传瑛先生学习昆剧的那段经历,是李公律永生难忘的。在他心里,周老先生亦师亦父。当时的周传瑛先生已过古稀之年,身患哮喘,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加之当时贫乏的物质生活,在李公律的记忆里,虽然那时周老先生已是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大师,但是先生的晚年从来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
周传瑛先生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都在呕心沥血地传承昆剧艺术。老先生住院期间,仍坚持在病房里为学生授课,李公律经常一整天陪在老先生身边。每天上课前,李公律就会和同学们踩着食堂里的破三轮车去接老先生上课,如此反复,风雨无阻,经常碰到车链子在半途掉了,他们就推着车走,这样的经历是现在的学生怎么也想象不到的。回想起那时,李公律还是会感叹年轻时的自己不够努力,老先生曾有一百多出戏,而自己在学八年内也只是学到了二十多出。
在经典昆剧《牡丹亭》中饰演柳梦梅
昆剧表演艺术是口传心授的“活”艺术,手、眼、身、法、步,无不需要老师点点滴滴的亲身示范,一点一点地“抠”出来、“磨”出来。由于时代变迁和早期录像记录匮乏,随着老艺术家们的相继离开,大量曾经绽放舞台的身段表演艺术还是被带走了,这让李公律十分惋惜。
"戏剧是文学性和音乐性都很强的综合艺术,是经得起玩味的艺术。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大家都在倡导慢生活,学习戏剧可以让人的心态放平,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李公律说道。他认为,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如今的艺术从业者应该加强对后代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是强国的基石。
在昆剧《长生殿》中饰演唐明皇
三、亲传亲授,只为传承传统戏剧文化
作为周传瑛先生的关门弟子,李公律比较全面的继承了周传瑛先生风雅蕴籍、飘逸秀美的表演风格。他扮相英俊、嗓音清亮、身段规范,表演从人物出发,不卖不洒,情真意切。不仅擅长演柳梦梅、张君瑞这些巾生应工的角色,雉尾生、冠生、鞋皮生也都能愉快胜任。巾生戏《牡丹亭.拾画叫画》、鞋皮生戏《彩楼记.拾柴》、冠生戏《长生殿.小宴 惊变》,三个家门三出戏,都是李公律在舞台上淬炼已久的拿手剧目,虽然都属小生,却要表现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演路径与审美品相,没有长期的艺术训练和自身的体会感悟,是很难在其中穿梭自如的。
李公律从事戏剧教育工作也已近20年了,他一直兼任着浙江省多家艺术院校的专家教师。但能够进入浙江音乐学院,以专业院校正式教师的身份为学生授课,李公律还是非常高兴。他坚持言传身教,细心指导学生的每个动作,平时经常和他们一起聊天,看着孩子们的成长,李公律深感欣慰。他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以及多年积累的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们。李公律也非常关注戏剧系的发展,他希望自己无论是在表演教学上还是理论研究上都能够发挥作用,为推进学院戏剧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未来,李公律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说,浙江省政府对于传统艺术的重视有目共睹,随着浙音的建校、戏剧系的成立,浙江有了本科戏剧专业,广大青年戏剧工作者获得了在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这对戏剧传统艺术来说是莫大的幸事。过去由于大部分人对戏剧的接触少,加上学习戏剧过程比较艰苦,学生成名成家的机率相对较低,戏剧表演专业不太受人关注。但现在,学生可以拥有多重就业选择机会,毕业后除了从事舞台表演,也可以参与到戏剧推广的事业中去。他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戏剧专业,学院能够进一步扩大戏剧人才的招生规模,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戏剧文化。他更希望,自己的每位学生都能在戏剧这条道路上坚持走下去,在未来成为戏曲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能够和自己一起,为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戏剧文化发挥积极作用。